-
其他退化性腦部疾病,如:
-
路易氏體腦退化症
由腦部底部基底核及黑質紋狀體部份的細胞壞死引致的非遺傳性疾病。黑質紋狀體部份的細胞是唯一能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細胞,而腦部要控制肌肉需要使用多巴胺。在腦退化症人士身上,這部份的細胞亦有大量能令腦部退化、稱為路易氏體的微小球狀蛋白組織。腦退化症人士會出現如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認知能力衰退情況,亦會出現如患上柏金遜症的肌肉控制失調,並可能出現其他不同症狀,如:幻視、混亂、集中力及警覺性反覆轉變、睡眠障礙、容易跌倒等。目前尚未有治療路易氏體腦退化症的藥物。
-
額顳葉腦退化症(包括皮克氏病)
一種有一定遺傳性的腦部疾病,估計佔所有腦退化症個案少於10%。病因為額葉及顳葉內的腦細胞中的TAU蛋白發生異變,產生大量神經纖維結,造成細胞死亡。大部份腦退化症人士在40歲至65歲期間開始出現徵狀,包括無法理解嘲諷、失去幽默感、無法理解他人情緒等判斷力問題,以及暴躁、衝動、沒有禮貌、固執等社交問題,並且容易受騙。腦退化症人士早期反而較少出現記憶衰退的情況。
-
柏金遜症腦退化症
約有20%柏金遜症腦退化症人士會出現柏金遜症腦退化症。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疾病,由腦部「黑質」部位急劇退化引致負責神經訊息傳遞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引起。腦退化症人士多為60歲或以上人士。腦退化症人士通常在患上柏金遜症後10至15年出現柏金遜症腦退化症,尤其常見於有幻覺及嚴重肌肉控制失調的柏金遜症腦退化症人士。
-
亨丁頓氏舞蹈症
一種可以遺傳的染色體疾病,會導致腦細胞的神經原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肌肉運動、認知能力的下降及情緒上的困擾。典型的腦退化症人士會在30至50歲期間發病,60歲或以後發病的人通常會有憂鬱情況,但記憶力及理解力等認知能力可能仍然良好,令診斷更加困難。
-
營養不良及脫水
- 缺乏維生素B1(硫胺素)、B9(葉酸)、B12(氰鈷胺素)等,均可引發腦退化症徵狀。
- 脫水症可引發腦退化症徵狀。
- 缺乏維生素的腦退化症人士可服食維生素補充劑,以減輕腦退化症徵狀。
-
外傷性腦退化症
包括開放性及封閉性腦部創傷引致的創傷性癡呆和拳擊手腦退化症(亦作慢性腦損傷),主要由於單次或多次的腦部受創引起。創傷性癡呆的腦退化症人士可能在單次頭部受創後即時出現長期記憶衰退。大部份拳擊手腦退化症人士在初次受到重覆的腦部創傷後約16年開始出現認知能力衰退及柏金遜症徵狀。
-
中毒性腦退化症
- 過量飲用酒精可引發酒精性腦退化症。某些藥物的副作用、過量服用某類藥物,及服食部份毒品,亦可引發腦退化症徵狀。視乎腦部受損程度,停止服用或可改善徵狀,甚至完全復原。
- 過量攝取鉛、水銀、砒霜、錳等金屬可引致金屬性癡呆。
- 過量攝取溶劑及個別殺蟲劑可引致有機物質引起的腦退化症。
-
感染性腦退化症
各種影響腦部的感染亦可能引致腦退化症,包括:後天免疫系統失調症(俗稱愛滋病)、庫賈氏病(俗稱瘋牛症)、伺機性感染、各種腦炎(如皰疹病毒性腦炎、真菌性腦炎、細菌性腦炎)、各種腦膜炎(如真菌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神經性梅毒等。
-
其他疾病
部份肝病、腎病、代謝疾病、內分泌疾病及腦部腫瘤均可引發腦退化症微狀,部份人士在接受治療後可減輕甚至消除此類徵狀。
-
抑鬱症引起的假性腦退化症
由於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衰退、集中力下降等抑鬱症徵狀與腦退化症徵狀相若,有時候抑鬱症腦退化症人士會被誤診為有腦退化症。醫生需要確定腦退化症人士是因患上抑鬱症而引發假性腦退化症,抑或是有腦退化症,並引發抑鬱症徵狀,甚或兩者並存。腦退化症人士如只患有抑鬱症,腦退化症徵狀可能會在接受適當治療後消失。